欺骗性市场交易行为

摘要:欺骗性市场交易行为 什么是欺骗性市场交易?欺骗性市场交易行为是指经营者采用假冒、模仿和其他虚假手段从事市场交易,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包括经营者不正当地利用他人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致使其经营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相混淆,经营者隐瞒事实真相或虚构事实,造成消费者和用户对其商品的质量、性能、成分、用途等发生误认、误购,等等。欺...

欺骗性市场交易行为

什么是欺骗性市场交易?

欺骗性市场交易行为是指经营者采用假冒、模仿和其他虚假手段从事市场交易,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包括经营者不正当地利用他人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致使其经营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相混淆,经营者隐瞒事实真相或虚构事实,造成消费者和用户对其商品的质量、性能、成分、用途等发生误认、误购,等等。

欺骗性市场交易的类型

在市场活动中,经营者不以更有利的质量、价格、服务或其他条件争取交易机会,而是利用上述不正当手段获得有利的竞争地位,不仅损害了诚实经营者的利益,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因此,《反不正当竞争法》严格禁止。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的规定,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不得使用的不正当手段包括以下四种情况:

(一)假冒他人注册商标

假冒他人注册商标是指《商标法》规定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商标法》第三十八条明确规定了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包括:

欺骗性市场交易行为-图1

(一)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

(二)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三)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志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志。

(四)对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

《商标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一条对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包括以下三种行为:

(一)经销商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2)在同一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的文字和图形作为商品名称或商品装饰,足以造成误解。

(三)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的。

违反《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细则》的,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规定的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行为。

(2)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的独特名称、包装、装饰,或使用与知名商品相似的名称、包装、装饰,造成与他人知名商品的混淆,使买方误认为是知名商品

商品的名称、包装和装饰是商品的外观特征。它们不仅区分了不同商品的特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营者的商业声誉和商品声誉。商品的名称、包装和装饰往往是创造商品形象和开拓市场的重要战略手段。因此,知名商品的名称、包装和装饰本身将成为高声誉商品的象征。擅自使用他人知名商品的独特名称、包装、装饰,或者模仿他人知名商品的独特名称、包装、装饰,在市场上造成混淆,造成误认、误购,侵犯他人的特定知识产权,属于危害竞争秩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姓名,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在市场交易活动中,企业名称或名称是经营者的商业标志,是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志。企业名称或名称反映了经营者通过努力和资本获得的无形财产。保护企业名称或名称主要是为了保护附属于企业名称或名称的商业声誉。

经营者凡未经他人许可而在市场交易中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的,均构成采用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的行为。这里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包括了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的名称,各种组织形式的企业的名称,同时也包括了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的名称。其中姓名还包括了无名称字号的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的投资者在市场交易中使用的自己的姓名。

(四)伪造或者使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误解商品质量的虚假表达

这种不公平的竞争行为并不侵犯任何特定经营者的知识产权。它要么虚构事实,要么隐瞒事实真相,是对商品质量和声誉的误解。

欺骗性市场交易行为的特点

欺骗性交易点:

首先,经营者使用假冒伪劣的商品标志,故意误解消费者。最常用的商品标志是商标,其他商品标志包括包装。装饰、商品名称、企业名称、质量标志、产地标志等。

第二,这种行为的本质是窃取其他运营商的商业声誉和商品声誉。商业声誉和商品声誉是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通过诚实管理创造的具有特殊价值的财产。这是经营者争取市场竞争的有利优势。它通常通过商品标志显示出来。此外,它还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市场竞争中,总有非法经营者窃取他人的商业声誉和商品声誉,谋取非法利益。

第三,该行为违反了诚信原则和商业道德,不仅损害了诚信经营者的利益,侵犯了其知识产权,而且经常直接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扰乱公平竞争秩序,也严重损害了社会经济。

欺骗性市场交易行为的危害

欺骗性的市场交易行为。它不仅扰乱了经济秩序,而且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和合法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它阻碍了建立市场经济体系的过程。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直接干扰公平交易市场环境的形成。欺骗性市场交易破坏了竞争的公平性。不利于生产经营的健康发展,阻碍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

侵犯了合法经营者或竞争对手的合法权益。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名称、包装等行为,往往给权利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诽谤竞争对手的商业声誉、商品声誉,阻碍经营对手的正常活动。

3.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假冒伪劣商品给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对消费者造成身心伤害。例如,吃假酒、食物、饮料等,不时发生中毒事件。

影响投资环境,阻碍改革开放。依法注册的商标和商品的包装装饰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受法律保护,假冒外国知名商业会给外商投资带来担忧,假冒商品出境会给国家形象蒙上阴影。如果通过中俄边境进入俄罗斯,假冒伪劣商品会对中国商品形象产生不良影响。

5.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社会氛围。鼓励腐败。生产经营竞争是基于诚信的商业道德。欺骗性交易行为不仅对经济活动造成危害,而且在分销过程中经常采取回扣、贿赂等手段,破坏党的风俗习惯,为腐败的滋生和传播提供温床和条件。

参考文献

  1. ↑李炳先主编的屈振甫.经济法新概论.2006年5月,立信会计出版社第一版.
  2. ↑张琪安斯宇.经济法律教程.1999年5月,中国经济出版社第一版.
  3. ↑黄财福.红盾耕耘录-龙海市工商行政管理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第一版.

欺骗性市场交易行为

欺骗性市场交易行为发表于2022-06-10,由周林编辑,文章《欺骗性市场交易行为》由admin于2022年06月10日发布于本网,共2335个字,共5545人围观,目录为经济百科,如果您还要了解相关内容敬请点击下方标签,便可快捷查找与文章《欺骗性市场交易行为》相关的内容。

版权声明:

文章:(欺骗性市场交易行为),来源:,阅读原文

欺骗性市场交易行为若有[原创]标注,均为本站原创文章,任何内容仅供学习参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任何内容不得引用,文章若为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来源,本站仅为分享知识,不参与商业活动,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删除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5775053793

9:00-18:00

关注我们